大陆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山寨机四面楚歌
Helan 2011-07-07 08:132011年智能型手机在大陆销售量有望突破以往,迫使缺乏卖点的山寨机走投无路,在大陆、海外市场都不讨好,又碍于成本问题,难以制作智能型手机(Smartphone)。若往后山寨机仍无法提升竞争力,很可能只剩品牌化或成为盗版手机两条路可走。
研究报告指出,2011年智能型手机在大陆市场的出货量有望增长53%,突破以往纪录。智能型手机愈来愈物美价廉,间接压缩山寨机市场。
山寨机中,未获得入网许可的款式,皆被称为灰市手机。iSuppli指出,灰市手机在2011年出货量约可成长至2.55亿只,但2012年将会下降至2.13亿只,且至2016年止,很可能每况愈下。
灰市手机缺乏竞争力,容易流于削价竞争。即使出货量增加,实质利润仍可能不尽理想。而这也正是灰市手机在2011年达到巅峰后,又可能会衰落的原因。
另一方面,可入网的山寨机「五码机」在大陆市场也不讨好。原因是大陆国产手机价格早已杀价杀得血流成河,本来五码机唯一的卖点「价格低廉」,如今一文不值,自然无人问津。
前山寨机经销商透露,飞利浦(Philips Electronics)和联想(Lenovo)等品牌可走合法路径营销,再搭配入网许可,以低价上市销售。相较之下,山寨五码机的制造规模比不上品牌,有时根本压不下成本。
纵使山寨机想进军海外,如今也为时已晚。外地的竞争早已开始,甚至有中东品牌请大陆代工,再反销回中东。大陆手机公司晨讯科技集团总裁王祖同表示,输出印度的双Sim卡双待机手机,最便宜只要人民币80元。
山寨机亦考虑过智能型手机市场,但却受限于成本问题。手机咨询公司战国策分析师杨群表示,低成本是山寨机业者衡量市场空间的唯一基准,目前智能型手机整体的成本趋势偏高,业者很可能无利可图。
况且品牌公司的低价智能型手机战已如火如荼,包括消费性电子大厂TCL在内,众多公司都推出人民币1,000元以下的款式。如此一来,山寨机既无品牌又无价格优势,未开打已输了一半。
目前大陆、海外市场同样竞争激烈,且大陆政府已开始加强监管并严厉打击盗版手机。面对逐渐萎缩的市场,山寨机若不能提升竞争力,很可能只剩两条路。一是变成彻头彻尾的盗版手机,背负沉重的刑责压力。二是「弃暗投明」品牌化,放弃山寨的身分。